關事年起統一業退員養養老金老金休人機降到計算
進入2023年後,關於養老金調整的消息越來越多了,網上有不少朋友稱,203年開始,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降到3000元?究竟是怎麽回事?同時關於企業退休及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又有哪些政策變動?企退與事退養老金調整後又有多大的差距?關於這幾個大家特別關注的問題,咱們來好好了解一下。
【2024年起: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降到3000?中央定調:企事退養老金統一計算】
其實,早在幾年前,中央已有定調,在印發的《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的決定》中明確,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製度進行改革。
十年過渡期以後,從2024年的10月份開始,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,以後計算養老金時也不再會采取保低限高的方式,而是完全跟企業退休人員一樣來計算待遇了。
目前國內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為3100元左右。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更高一些,基本在四五千元以上。
那麽企退與事退“並軌”以後,是不是意味著,以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,也會降低到3000多塊錢,和企退人員收入一樣?
首先一點,企退人員領取多少養老金,遵循的是“多繳多得”原則,繳費年限越長、繳費水平越高,將來領取的養老金自然更多。
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,其本身累計繳費的年限就比較長,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也高,再加上他們還有職業年金作為補充性養老金。
總體來說,即便10年過渡期結束,他們不再享受新老辦法同時計算,按企退人員同樣的計算方式領取養老金,最後實際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收入不僅不會降低,大概率可能領取的更多。
舉個例子,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於2024年10月以後采用新辦法退休,其養老金收入主要包括: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+過渡性養老金。
以工齡40年,其中視同繳費年限30年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為例。假如他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5.4萬,也就是月繳388元,養老保險繳費指數1.2,當地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000元,最終算下來,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+過渡性養老金=養老金收入高達7300多,如果再加上450元職業年金,總共養老金收入起碼7700以上。
但是,同樣的情況如果以老辦法來計算,實際到手的養老金收入可能就隻有6000多。所以,不再“雙軌製”,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退人員采用同樣的方式計算養老金,水平不僅不會降低,而且還會因為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增長、職業年金的增加等等各種因素,整體收入水平反而有所提高。
【還有一個“真相”,更紮心——貧富差距拉大】
企退與事退“並軌”以後,貧富差距不僅沒縮小,以後每年的養老金上調,可能照樣會拉大彼此之間的收入差距。
比如,從各地“兩會”明確今年將繼續上調養老金一事可見,今年的養老金上調已經是大概率的。但是不論上調多少,企退人員與事退人員之間,照樣是收入越高的,漲得越多,收入越低的,漲得越少。
比如,同樣是領取養老金,企退收入1000元,漲5%,每月也就50元,一年不過600元;而事退收入8000,同樣漲5%,每月就是400元,一年就是4800元。這就是差距,拉長時間周期,差距就更大。這才是大家最紮心的。
所以,哪怕十年過渡期結束,哪怕養老金算法全統一,這也不意味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也會就會降低到3000。
相反,由於其具備的各種優勢,比如工齡更長,繳費更高等,其養老金水平可能更高。甚至隨著養老金的年年上調,與企退人員的收入差距可能越拉越大。
end
既然看到這,就順便點個讚吧!